里正在拿文书的时候,看上面临时写的“二丫”两字,终究不妥,这才差自己闺女过来问问二丫的大名。
苏锦云对这家人无语至极,张婆子是个极品婆婆,这个死去的孩子爹也是个不中用的,得亏死了,要是还活着,苏锦云估计自己会忍不住掐死他。
她凝神看了二丫片刻,刚想张口问二丫的生辰八字,又想起自己现在是她的娘,要是连自己孩子的生辰都记不住,就有些不像话了。
苏锦云只得选个温和好配的名。
随着苏锦云思考,她的手指一下一下地在桌面上轻叩,发出清脆的声响,两个小丫头看着苏锦云的动作,大气不敢出,不知道怎么的,她们觉得此刻的苏锦云看起来像是位发号施令的将军。
二丫的目光随着苏锦云手中的动作,不自觉有些紧张。
被人叫了十几年的二丫,她一直没觉得有什么,甚至觉得这一辈子,她都不会有自己的名字。
直到这一刻,二丫才发现她很在乎:
娘可千万别给她取“翠花、翠娥、秀儿”之类的名字。
很快,苏锦云收了手指,看向二丫:“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你出身农家,最大的期望莫过于一辈子吃穿不愁,‘芃’字寓意极好,便取‘芃’字如何?”
优美的诗句被她缓缓念出来,优美动听。
二丫的眼睛登时一亮,大松一口气,其实她听不懂,但总归不是秀儿之类的就对了。
“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芃芃’在前,‘苒苒’在后,还是大姐叫这名,我就取后面的‘苒苒’好了。”二丫小心地开口建议。
苏锦云和里正的小闺女杨青儿齐齐看向二丫,二丫被两人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
杨青儿满目震惊:“你们上过学堂?”
姜氏她不清楚,但二丫是肯定没上过的学堂的,张婆子哪里舍得那钱,而且二丫每天做不完的活计,也没时间上学。
“没有呀。”二丫小心的回道,“娘念的时候,我刚记住的。”二丫没有想自己的娘怎么会这些,她觉得娘以前说话不利索,所以不常说话,是以,娘就算会这些,也不会表现出来。
扬青儿看向苏锦云,觉得多半是苏锦云教的,她得回去跟父亲说道说道,这个姜氏可不是什么无知妇人。
要知道他们村百多户人家,会读书识字的拢共找不出两个。
“你记性不错!”苏锦云对二丫的记性表示满意,她点点头,敲定了二丫的名字,“以后就叫你……王芃芃,你大姐有名字。”大丫去当别人家的丫鬟,她上头的主子还会给她取名字,好好的,取这么多名字干嘛。
此时鸡肉的香味从灶房里飘出来,苏锦云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见人家小姑娘大中午的跑一趟,这腿不能白跑。
往常她丫鬟打赏跑腿的下人都是银子,如今……
只能招待一顿鸡肉了!真是越混越回去呀!
苏锦云让二丫摆碗筷,邀请小姑娘就在这里用饭。
杨青儿闻着满院子的鸡肉香味,不由得咽了一口水,她虽是里正家的,但也没有到常吃肉的地步。
她有些馋肉了,但一想到张婆子那张嘴,吃了她家的东西,还不得被张婆子说得满村都知道?
杨青儿立即摆手拒绝:“我娘在家做好了,在等我哩,‘芃芃’是哪两个字,我好与父亲说。”
苏锦云知道小姑娘的顾虑,也不勉强:“那不着急写,我午后去你家拿。”
“也好。”杨青儿说罢,转身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