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也称阳和卫,而阳和卫更是宣大总督的驻节地,卫城常年囤积重兵,兼有众多的达官贵人及家眷。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为确保大同重镇之安全,右都督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和著名将领常升(常遇春的儿子)在大同城东部的白登县设置了阳和卫(今阳高),宣德元年(1426年)又徙高山卫调往阳和卫,与阳和卫共驻一城。阳和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三丈。门三:东曰成安,西曰成武,南曰迎宣。上各连楼,窝铺十四座。外各建月城,东半属阳和卫,西半属高山卫。
皇太极看着眼前的阳和城,眼中眼神闪烁,半天以后,长叹一声,城坚池深,没有红衣大炮,根本无法攻城,强攻不知要死多少大金勇士,才能填平沟壑攻下这座坚城,突然他想回信一封投给宣、大、山西总督张宗衡。先前他刚到大同时,曾致书大同总兵曹文绍、阳和总督张宗衡,提出议和建议,他们同代王的母亲杨氏一度也请求议和,但很快变卦,还贴出了明廷皇帝的布告来瓦解他军中汉蒙兵丁的军心。
皇太极想法一出,便招来随军的文馆文臣范文程书写,皇太极略一沉吟,而道:“本汗入明境历时二月有余,战马所过践踏稼禾皆倒,兵锋所过城池寨堡皆破,尔等大明文臣武将无一人出而对垒,敢发一矢,本汗军马如入无人之境,尔等虚诳无能,罔上厉下,宵小如鼠辈惶惶不敢出也,尔等食禄却不能为之君分忧,掌权不能保一地平安,有之何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