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在军队建设中居于特殊地位,明代卫所医疗保障也是有所规定,只是执行不力,到明代后期,已是弊端丛生。
原来在卫所还有药局,驻有朝廷的官派医士,现在已是几乎没了,只是本卫所中的有出身医学世家的官兵充当医士,人数少,且医学水平低,远远满足不了军兵等人的需要。
兵士有病无法医治,会大伤军心士气。
明代卫所军从明中叶开始即不堪用,医士短缺,疾疫时行,军兵往往坐以待毙。
隆庆二年,镇守蓟镇的名将戚继光在奏本中提出:“各兵远来,原为保障地方。不幸有病,地方主家当为调理,何乃忍视仆卧当街……”
可以看见大明卫所军中和营兵中,俱是医疗保障无力,名存实亡。
周大虎的新的告示一贴出,旁边识字的人缓缓念出,随即百姓大哗,议论纷纷。
而原来争抢看病的军士家属、工匠家属、家丁家属等,则喜笑颜开,纷纷退了出来,本来大家就没有什么重病急病,纯粹是抱着有便宜不占是白痴的心态而来。
如今有了免费的机会,谁还急着争抢这个机会?何况人多,大夫不会看的太仔细,自己机会有的是。
想到这里,免费的家属们心里是高兴地直乐,有的回家,有的留下看热闹。
看着眼前黑压压,被赶来的军兵,呵斥着排队的人群,这些家属终于心里有了一丝丝自豪,为自己的当兵的或丈夫、或兄弟、或父亲、或哥哥、或儿子的职业,有了一丝认同感,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是为了活命而不得已自己的亲人才走上这条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