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的早朝,宦官宣布完要到各地任职的官员之后,扯着嗓子喊:“开海伯东海舰队总督澎湖巡检司司正福建总兵官海军征夷校尉郑芝龙觐见。”
郑芝龙迈步而入,先是送上一年来自己的功绩考评折子,由太监代为念诵。
崇祯在上面认真听着,海军校级军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和封号校尉四种,封号校尉也就是后世的大校。
在往上就是准将,也称为杂号将军,取自汉代的五品将军名号。
一般到了准将级要么就是师长副师长,有一个封号好听一点。
准将之上就是少将,名字来自汉代四品将军名号。在往上就是平系列将军和安系列将军。为中将衔。
然后是上将军征系列和镇系列。最后是最高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等等带大字的将军。
这个仿造汉代的设置,是太子提交的,崇祯记得清清楚楚。
目前新军内准将都比较稀少,按照太子的话说,以后战争还多着呢,不希望出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情况。
所以郑芝龙这个征夷校尉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要知道即使是有灭倭大功的吴大海也仅仅是准将级军衔的讨逆将军。
为什么要当堂宣读这一年郑芝龙的功绩,主要就是为了找一个封赏的名目,按照新的军部封赏规定,除了功劳之外,只有皇上可以加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