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钟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指了指四川、湖北、陕西交界处的大片山脉说道:“乾隆后期,因为土地高度集中,大批流民陆续聚集于川、楚、陕交界的南山和巴山老林地区谋生,众以数百万计。”
“川楚边境地区土壤瘠薄,气候恶劣,流民除搭棚佃耕土地外,还需受雇于木厢厂、铁厂、纸厂,获取微薄工钱,方能生存。他们不仅受地主、厂主的剥削,还要受差役、讼棍的勒索,生活极为艰难。”
“再加上白莲教的肆虐,如今那里的百姓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现在所说已经被大军光复,但数百万人口,军政府一时也没地方可以安置。”
从康熙后期起,在不过百余年的时间里,外省人口的移入,迅速改变了川楚陕交界地区地广人稀的状况,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口密度随之迅速增长,人浮于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川楚地区的人们,多借助山地自然资源优势谋生。
但山地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某些是不可再生的,随着过度开发,资源的不断消耗,经济发展的空间也逐渐减小。
当山地尽已开垦,林木砍伐殆尽之时,维持原有的生活就变得极为困难了。
川楚地区人民从事的生计,大抵属于季节性劳动,山地经济活动受季节性制约。
另外,在采集等行业中,依赖于自然的因素过多,如某些物产的丰欠往往受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影响而极不稳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