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卵幼时嫁接了甲虫基因的大头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需要这些工蚁开掘洞穴矿产采集食物照顾新的幼虫,到那时他才会有时间来研究科技树拼接新的基因。
星际旅行最重要的是携带物资这就需要他打造专门的生物战舰研究更先进的能源以及引擎。
一周后幼虫终于相继出来,十几只白色的蠕虫挤在一片狭小的空间内。
没办法,一来劳动力严重不足唐湛没有余力来开掘洞穴,再就是狭小的空间更节省氧气。
要知道菌毯还未成形,这些氧气都是他自己一点点制取的。
四周的时间,第一批工蚁终于从蛹中钻了出来。
空气中残留的信息素让让它们确认了唐湛的身份,随后便跟随着基因中的本能开始工作。
这一批蚂蚁同样可以通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剥离的碳分子会跟随排泄物排出体外。
只要有足够的基数和食物就能保证虫穴中的氧含量。
而排泄物则是给菌毯带来了足够的养分。
菌毯的长势很是喜人,一个多月的时间蔓延出了两公里,火星大气中的氮含量还是很高的。
但唐湛仍旧感觉不是很满意。
火星的环境并不算极端甚至可以说是温和在这种环境中都发展的这么慢注定是没有办法满足星际中的需要的。
而且幼虫的繁殖周期太长这一代应该是没办法改变,组建繁殖蚁的基因也是该排上日程了。
不过好在时间还是足够的。
第二批卵也成长为了幼虫,这些幼虫将由第一批工蚁照顾。
原本不到十米深的虫穴被进一步地加深拓宽。
从火星同步轨道上看这一块就像是一片茫茫的红褐色画布上出现了一个绿点,虽然没有密匙,但唐湛还是破解了火星轨道上的人造卫星。
没有地面基站的反制措施和防火墙更新,唐湛没费太大的功夫就黑了进去。
多几只“天眼”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无论是天气还是自然灾害预测;亦或是自然资源探测方面都是有几大帮助的。
贴别是火星的天气。
因为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火星的降雨都是酸雨,对于工蚁们金属含量极高的甲壳来说有着不小的伤害。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火星的大气水分含量不高,降雨十分罕见而且一般水量都不大。
至少唐湛来到火星之后只见到过一次小雨。
五年一晃而过,掐指一算唐湛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生日。
但触及这个念头他不由得有些迷茫。
生日是人类时的生日,但他如今是不是更该过自己成为虫族的生日呢?
是的,虫族。
如今他已经接受了这个身份。
因为有个问题他一直搞不明白。
他到底是唐湛,还是这个名为“唐湛”的科学家输入到他这只虫子体内的一段记忆。
他究竟是一只虫子还是一个人。
他选择不去想这个问题,毕竟无论是哪个答案都太过残忍。
也许他会因此患上精神病也说不定。
哈哈!
如果他是个人类肯定会笑的,一直虫子担心自己得精神病。
情绪波动逐渐平静下来,结束了这因为某个毫无意义的日期而引发的一段胡思乱想,
他现在是虫族之母,他应该保持自己往里的古井无波不能让工蚁们感觉到。
看着身边来来往往忙碌着的工蚁,感受着它们简单到几乎没有的意思。
果然还是太过孤单了。
智慧生物从来就是脆弱的。
那就造一些有智慧的虫族吧!
基因片段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拼接好,高阶虫族不需要太强的力量,也不需要致命的蛰针。
他们只需要灵敏的触角来接收信息,发达的大脑来指挥智力低下的工蚁。
此外,还有一点点的忠诚。
虫族这个新生的种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唐湛必须保证自己的话语权和种族的统一。
纵观人类历史上,因为意见不和而产生矛盾,因为矛盾而引发战争大打出手屡见不鲜。
他得吸取教训。
很快,一枚硕大的卵诞生了,它比其它的卵足足大了三倍。
这五年时间并未浪费,缩短繁殖周期的研究已经初步有了成果,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独特的后代便经历了卵和幼虫的阶段成功结茧。
看着面前莹白色仿佛玉石一般晶莹剔透的巨茧,唐湛感到充满了成就感。
一个新的智慧种族已经开始出现,他就是奠基虫。
接下来便是耐心地等待了。
拜科学家唐湛所赐,他的数据库中有人类完善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技。
虽然某些关键技术还未突破,生物飞船的建设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首当其冲的便是要解决建造中的问题。
为了承载大量的物资,生物飞船必须极为巨大质量极高。
这样一来自然不可能从星球表面起飞,因为建造太空电梯势在必行。
但工蚁们智慧程度太低,甚至无法使用电磁波进行交流,只能依靠最原始的信息素来沟通,因此建造一座太空电梯比登天都要难得太多。
难道要他繁衍出一个种族?
唐湛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现阶段资源稀缺,食物也严重不足,智慧生命从诞生到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虫才至少需要十年来学习相关资料。
光靠他一个人教导肯定的忙不过来的。
因此,新生虫族迈向星辰法海的步伐又又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看来还得徐徐图之。
索性不去想这些,唐湛开始剪切巨型生物飞船的基因片段。
辅助芯片的运算速度还是不够,研究引擎太过缓慢。
也许是需要制造生物计算机了?
不想还没什么,一想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真的太多。
说做便做,指挥工蚁运来大量金属矿石,唐湛便咔咔吃了起来。
让其它生物来肯定是不行的,虫族研究之初就考虑到金属对生物细胞的渗透性,因此倒不虞金属中毒。
唐湛的体内开始悄悄发生变化,许多类似神经网络的细胞开始产生、纠缠。
计算机本就是通过电路的开合来进行计算,二进制还是比较容易满足的。
只不过他目前能推算出的处理器运算还是太慢,比辅助芯片慢了太多太多。
好在推倒重建也十分容易。
唐湛开始一遍一遍地推算起架构和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