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七回峰回路转又逢疑(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扬州数度繁华,自大禹治水后,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为古九州之一。汉朝时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工业”迅速发展,扬州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唐代,扬州作为万里长江的尾闾、浩瀚大海的门户,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相当于今日之上海。江海交汇,城以水兴。唐初,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之大运河为全国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南方诸郡的贡品、东南八道的物资都必经扬州转运至京都长安。便利交通,使扬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之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扬州繁华第二高峰,渐入鼎盛。是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扬(州)一益(州)二”——

扬州遗风缥缈,诗讚稠稠,自古便是世间那一二等的富贵场所、温柔乡里,千百余年,也不知惹得多少文人骚客惦念牵怀,长袖所点,莫不尽迎其风。二十四桥之下,看画舫轻行,婆娑妙影,桥前一月,桥尾一月,本是同源,却相衔若孪,远远观之,珠玉圆润,皎洁胜雪,清而不冷,亮而不寒。船头琵琶,船尾商歌,游人倚窗凝目,相思沉水,难以自拔,以为抄水而掬,皆是雀情莺泪。桥上垂柳飘飘,似美人秀发,虽不见佳人吹箫,但箫风隐约能闻,轻鸣柔泣,沾檐惹墙,只在大街小巷、东阡西陌幽幽传扬,正是千古风韵凝一城,万世风流犹不散。古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快活之事,亦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名人过处,多好流诗着痕,前後但凡诗歌能咏及扬州者,多至百首,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权德舆《广陵诗》云:“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杜甫《解闷十二首》曰:“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杜牧《扬州三首》更添几许风流,若其一云:“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其二曰:“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其三沾:“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闵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郑燮亦得两首,可见留恋不已,钟情极深,若:“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意犹未尽,又道:“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