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歌找到了蒋瓛,主动要求前去太平府查办马船案。
蒋瓛大惑不解:“常镇抚使,你是要将郭桓案的整份功劳都让给我?镇江叛乱是你平定的,六合会的事是你查出来的。现在到了收网立大功的时候,你却要去太平府?这让我怎么好意思。”
常歌道:“马船一事关乎大明骑兵的战力,我一定要亲自前往太平府追查。”
蒋瓛心道:呵,都说锦衣卫的常屠夫精明强干。没想到是个傻子!一份大功劳摆在眼前,他竟要跑到太平府去!等他办完马船案回来,查办郭桓案这份大功劳,恐怕已经被分光了。
常歌走后,蒋瓛志得意满的哼起了酸曲儿。就在此时,一个人走进了他的值房。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已故中山王徐达的幼子,徐增寿!
蒋瓛见到徐增寿,连忙起身:“你怎么来了?道衍大师有信儿传给我?”
常歌只知道锦衣卫中有道衍埋的暗桩。却不知道那个暗桩正是锦衣卫名义上的最高统领——蒋瓛!而替道衍和蒋瓛中间传讯的人,正是常歌的义弟徐增寿。蒋瓛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的人。毛骧死后他早就想再找一座靠山。道衍何等聪明?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主动示好,让他投靠了燕王朱棣。
徐增寿道:“道衍大师让我来救你的命!你是不是认为自己马上就要立下大功,权倾一时了?非也!你大祸临头了才是真!”
徐增寿在蒋瓛的值房里整整待了半个时辰。徐增寿走后,蒋瓛立即向洪武帝呈上了一份奏折,大致内容是:郭桓一案牵扯甚广。锦衣卫全权负责此案,恐力不能及。应由三法司与锦衣卫一同审理。然三法司中,刑部自尚书至主事皆牵扯此案。故建议由大理寺、都察院与锦衣卫会审郭桓案。大理寺卿吴庸出身翰林学官,资历甚深,品行端正。建议由吴庸担任主审官。都察院御史余敏、丁廷办事干练,可为陪审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lengbb.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