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了,我写不出来了。思想觉悟后,有了很多比男人更重要的东西
-----正文-----
There are nothing stronger than a broken woman who has rebuilt herself!
女性自身的独立,是她们为争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进行长期斗争所必备的武器。
这个工业时代,随着年轻女性接受教育,并由此品尝到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喜悦,她们将越来越难以接受婚姻中“夫妻合二为一且丈夫占主要地位”的约束。然而,即使男性在思想上已经真心且完全支持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习俗和法律影响,他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在妻子面前显摆自己的权威,从而引起自立自尊女性的反感……即使修改宪法和法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男女之间的关系,这和黑人面临的现状是一样的,即使宪法已经赋予黑人自由和公民权利,但白人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承认,昨天还是他们合法奴隶的黑人,今天竟然可以享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了。
因此,顺着这条逻辑,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属于单身女性的时代”。
社会对成年女性的“预期”,我小时候在看小说的时候,也曾被这样的“预期”激怒过:女性成年后就要和男人被一纸婚书捆绑到一起,只有这样才合乎常理。
女权主义不仅唤醒了众多女性的意识,还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自身原因,她们都有机会选择晚婚或者干脆不婚。
然而,卷起这次浪潮的人数还没能足够产生一种摧毁性的力量,改变社会主流的婚姻方式,至少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虽说第二次浪潮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原先的婚嫁格局,使我们这代人有更多机会推迟婚姻;但这次浪潮并没有将自身架设在婚姻的对立面上,它反倒从令人窒息的婚姻状况出发,向世人发出呼吁。
成千上万的女性亲身经历的厌倦、愤怒和痛苦,均来自所谓专家们的“言论桎梏”,他们认定女性“只有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才能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
女性,怎样才能获得自由?什么是自由?
带着这样的疑问,艾丽打开了《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艾丽不止一次地想要吐槽,感觉那些理论有的虚伪、有的中庸、有的刻板、有的无趣,但往往很快又觉得它说的也有道理,总的来说有选择的吸收还是有用的。特别触动到她的有以下几个点:
“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表扬是纵向关系的评价他人,横向关系的鼓励才是真诚的。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达到某一个地方。”
其中,最被艾丽所认可的是“被人讨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只有你拥有了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换得自由。”
如果世界上没有人喜欢我,那么我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的关系呢?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你想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例如别人是否喜欢你,也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总会陷入“我不够好”的漩涡中呢?我们谁也不可能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我们有勇气做那种不惧怕别人眼光的人,超越自卑,克服人际关系的烦恼,真正做自己。
我们人类的一切痛苦,都是你想干涉别人的课题,它要求我们做到课题分离。
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你的事情是你的事情,我的事情是我的事。
比如说,我做什么事情是我的选择,而你不喜欢我是你的事情。生活中是不是会碰到有人对你说,某某某,我讨厌你,不喜欢你的这种性格。
换以前我会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性格,或是说,我努力改正到让你喜欢我。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应该回复对方说,“您讨厌我是您的事情,跟我没关系,您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他为什么要告诉我呢?他希望我生气,我痛苦,可是我们不要上当。
但是我真的如对方希望的那样,让他来喜欢我,那我就是在干涉别人的课题,那么我就会痛苦。
,同时,凡事不要总想原因,要想目的。
我们如果有自卑的情绪,老是觉得是自己没有钱,因为穷,因为原生家庭或是童年阴影。
找到这些原因有什么用呢?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个归责的借口罢了。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自信,那就找到与不自信对称的解决方法,然很马上行动!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怎么说呢,这些都是艾丽最近读书的感悟,可以说,艾丽之所以开始回味自己近两年的生活,也是因为最近读了这本书的原因。
所以艾丽的爱情生活究竟会去往哪里呢?我也不知道。
总有一天,当艾丽人生又有大的突破时,她会坦然地讲述给我们听的。
目前艾丽的故事暂时不会更新了。毕竟艾丽要去烦恼大学毕业写论文考研的事了。
暂时没闲暇想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