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正文-----
三十八
张陈借走的四百个大洋,在六月之前还了回来,他没有透露太多玉珠的下落,哑巴也没有问,他依旧是快活潇洒的一个光棍,挣了钱要四处胡乱地花掉才痛快,喝酒赌钱逛胡同,没什么不开心的。
天气渐热,冬天所有的衣物棉被用品都短暂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收起来等待来年的召唤了,吴邪把夏天的衣服翻了出来,这些料子都轻薄透气又很凉快的,只是没有哑巴合穿的,没人穿着长衫出去拉洋车,再过些日子天热了,得买块布去给他做一身新的,高妈说自己就会做,不必出去多花钱了。
哑巴不畏寒也不畏暑,天气冷就多穿一件儿,要是热了那多喝两气冷水罢了,当然天气最热的那几天也不会傻愣愣地出去受罪,为了几个钱弄坏了身体不值当的。
他身体好,自然可以如此,天太热对身体不好的人也是折磨,因此哑巴早早地谈好了一家送冰的,入了伏就每天送一块冰来,这样放在屋子里不用扇风也能凉凉快快的,还能凿下来冰水果呢。
随着温度的升高,北平城里剪头发的女学生越来越多了,再后来连时髦的女郎也剪短了头发,这可怎么抓呢?抓了这个,那个怎么办,横不能把全国剪了头发的女学生都抓起来吧,所以报纸文章一篇一篇的,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认为女人应该有女人的样子,有人认为长头发不应该成为专属女人的样子,争论不休,你来我往,好笑的是这其中高谈阔论的多是男人,仿佛剪掉的是他们的头发。
甭管文人政客怎么看待这场轰轰烈烈的短发行动,总之,女人开始剪头发了,从上海开始蔓延开来,理发铺里慢慢多出一两个女客,师傅们拿捏不准,要看个脸嫩的小姐,非要打发回去带个大人来不可,好嘛,他一剪刀下去容易,万一得罪了哪个老爷呢?到时候人家老爷带着人找上门喊他把小姐的头发接回去,那就真不能够了。
小妞儿也想剪头发,可惜小青不让,她总觉得女人家的就要留上一头长头发,不嫁人的时候梳成辫子,嫁了人盘成发髻,这样才是对的,是合乎逻辑的,那些满大街叫嚷着要剪头发的女孩子,怕也是为了赶赶时髦?
没法子,她还小,只能听大人的话,再说也没有钱去理发铺子里叫人家给剪。妞儿摸着自己的小辫子,看着大街上走来走去的女学生,她羡慕她们齐耳的短头发,她也羡慕她们穿在身上的蓝上衣黑裙子,配上一双洋袜子,手里拎着书本。
她多么想上学啊!小妞想,如果她能上学,能写字,该是一件多美的事儿,她也想穿着校服,剪一个短短的头发。
可惜上学是要钱的,她没有钱,她连挣钱的能力都很有限,她不能请求任何人掏这份钱,她自己是累赘,妹妹是更小的累赘。
她知道吴大夫看她可怜,所以愿意让她每天帮上一点儿小忙,比如给哑巴擦擦车掸掸尘,比如帮他把一些书搬出来晒晒太阳,要是他去街口卖东西,也喜欢喊她帮着吆喝吆喝。
这样的小活计简直不能算是在做事,可他就是愿意给她十个铜子,偶尔哑巴回来,吴大夫会把手伸到他的衣服里,从里面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来不是蜜饯就是干果,他抓上一把蹲下来,喊她,妞子,来,拿上。
这个大杂院里唯一上过学的就是吴大夫,他屋里还有书呢,好多好多书,妞儿羡慕极了,他偶尔会跟她说一说当年上学的趣事儿,她愿意听他多说一点儿,再多说一点儿,听他说着这些事情好像自己也去上学了一样。
“我们妞儿这个岁数,也是可以去上学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坐在学堂里跟着老师认字了。”吴邪拿着称,把配比好的药材放进锅里,这两天突然就升了温,在屋里憋一会儿就热得直冒汗,正好冰也开始送来了,可以熬一些酸梅汤到路边去卖。
其实这样的活儿挣不了几个钱,去年卖过膏药,又熬又搅反而累得不轻,今年之所以熬了酸梅汤,是想着让小妞到路口卖,可以让小姑娘挣一点儿小钱。
他只是随口一说,并不知道这句话在小妞儿心里荡起了怎样的波澜,他嘱咐妞儿看着火,进屋找了一块牌子,提笔写上清凉解暑的字样,想了想,又写上酸梅汤三个大字。
妞儿一边看着火,把那些杯子拿去刷得干干净净的,吴邪拎着牌子走出来,道:“看,怎么样,把招牌挂上,就更像那么回事了,小哥中午回来,咱们让他把冰凿下几块放在桶里,再拿上一床棉被盖上,就可以去出小摊啦。”
“我不认识字。”妞儿有点儿不好意思地擦了擦汗,这些字很漂亮,可惜她不认识它们,它们也不认识自己。
吴邪蹲下来,道:“没关系啊,我教我们妞儿念,你看,这个牌子上写的是酸梅汤,这个字是酸,像不像一个人吃到很酸的东西,鼻子眉毛全皱起来了?你看这个梅字,中间有两个点,像不像吃青梅的时候里面藏着的核儿?汤就更简单了,你看这三个点点,像不像喝汤的时候滴下来的?”
妞儿拍着手道:“是的是的,我认识啦!”
高妈纳着鞋底从屋里出来,笑着道:“认识什么了?这么高兴,满院子就听你叽叽喳喳的。”
妞儿把牌子举给高妈看:“高妈,我认识字了!你看,酸梅汤,是吴大夫教我认识的!”
“呦,我们妞儿认识这么难的字啦?真不错 ,比高妈强,高妈现在还是个睁眼瞎,一个字也不认识咯。”高妈捏着针在头发上蹭了蹭,“改明儿我们妞儿可以去考状元啦!”
小春儿跟在高妈后面走出来,嘿嘿笑得拍手:“姐姐考状元啦!”
妞儿给她们说得脸都红了,扭捏着跑去搅合酸梅汤,吴邪笑着笑着,突然意识到了妞儿这是想上学了,一个孩子到了这个岁数自然是想读书的,可惜她的出身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了儿子的还且没闲钱送去念书呢,她又是个孤儿,小青愿意收留,已经是发了慈悲心了。
这个院里的孩子的人生是固定的,一眼望得到头的,从能走就要开始干活,小时候捡煤核拾垃圾,长大以后多数是苦力,要么就学着杂耍唱两句,跟着爹娘去卖艺挣窝头。
女孩子没什么模样的,长到十三四岁可以嫁人,家里也少一张嘴,模样好点儿,卖给人家做姨太太的也有,卖给老头子做填房的也有,卖去做包身工的也有,更有直接卖进窑子的,不管那个,反正是有饭吃,能活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