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过来找你的。”
-----正文-----
07
那个晚上,我后来是眼睁睁看着陶字安被带走的。
醉醺醺的他再一次被那个人背起来,像一具尸体。
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看着他们进了学校的教师宿舍楼。
我对那栋楼一无所知,就像我对陶字安一无所知一样。
我只能看见,知道它在哪里,可是其他的都跟我没有半点关系。
十月下旬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冷,我杵在教师宿舍楼外面的路灯下,连打了三个喷嚏。
那之后,我又陷入了另一种等待。
失眠一整夜,第二天被周达维拖着去上课,然后在课上呼呼大睡,梦里都是陶字安拿着我的学生卡。
醒来后,我因为没有学生卡,去食堂只能让周达维帮我买饭。
周达维问我:“你什么时候补卡去?”
“再说吧。”心里惦记着的事儿没谱呢,没心思干别的。
我们的学生卡上面有详细的学生信息,只要陶字安看见,就一定会找到我。
可我等了三天,连他一个人影都没见到。
直到第四天,我终于接到了一通电话。
电话是从教学楼的门卫打来的,说是有个老师捡到了我的学生卡,背面有手机号码,所以就打了过来。
我对陶字安有些哭笑不得,手机号都在那里了,他就不能亲自打给我?
这老师,也够不负责任的!
我在心里这么吐槽着,却还是放下筷子朝着教学楼跑去。
这天是周六,原计划是我跟周达维在宿舍打一天游戏,中午点的外卖,还没吃上两口我就跑了。
出门时周达维问我:“你他妈着急忙慌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媳妇儿跟人跑了呢。”
我一句“去你妈的媳妇儿”响彻宿舍楼的走廊。
一路狂奔到教学楼,我希望陶字安还没走。
后来我琢磨,那会儿我铁定已经喜欢他了,但他总说不可能。
在他看来,我一共没见过他几次,跟他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交集,怎么会就这样喜欢上一个人呢?
他总是这样,在该感性的时候非要追寻个逻辑,一点都不像个搞文学的。
他不浪漫,不勇敢,不冲锋陷阵,在日常生活里规规矩矩亦步亦趋,谨慎得要死。
如此看来,我们俩完全是正反面,我正适合他。
那天我跑到教学楼的时候,陶字安已经不在那里了,门卫的阿姨核对了我的信息,把学生卡交给了我。
我问她:“是哪个老师捡到的?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
阿姨说:“文学院的一个男老师,长得文质彬彬的,叫什么来着?我还真给忘了。”
我拿着学生卡,忍不住就笑,认定了就是陶字安。
那一刻,我甚至感受到这张学生卡传递来的某些讯息。
我想象它被陶字安端详、想象它被陶字安拿在手心里。
我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像个下流猥琐的变态,一时间把自己恶心得够呛。
走出教学楼的时候,还是有点失望的。
我放出的“鱼饵”竟然只钓上来一片鱼鳞。
没心思打游戏了,我沿着小路往前走,进了图书馆。
认识陶字安后,我进图书馆的次数比以前一个学期都多。
晃荡着上楼,去了之前借书的阅览室。
我一步步朝那里走,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当时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我跟陶字安故事发展的重要基石。
是那条路将我们俩连在了一起,我以为那只是个百无聊赖之下的无意之举,却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一步,才有了后来的我们。
我来到阅览室,想着找找之前上课时陶字安推荐的书——虽然我肯定不会看,但还是好奇的。
一排排的书架,我穿梭其间。
我打着哈欠,觉得每本书都长得差不多。
就这样往里面走,周六的图书馆人很少,我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然后,在我毫无准备的时候,看见了站在书架间,正踮着脚去够最上面一排某本书的陶字安。
他费力地从上面拿下那本最厚的、落满灰尘的大书,侧过身吹了吹,再转过来时看向我,一脸茫然和无辜。
这不该是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脸上该有的表情,那一刻的他逆着光,过分纯粹的反应让我出了神。
紧接着,他似乎有些抱歉地侧了侧身,我也终于明白,他以为等在那里的我是要越过他穿过这条路。
可我没有走开,而是对他说:“陶字安老师,我是过来找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