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正文-----
不大的场地上设置了三三两两的小型篮球框,柜子里一排排摆放着从玩偶到模型不等的玩具,唯有最顶端的橘褐色篮球被单独置于一层,球体的表面是肉眼可见的均匀纹路,细密而平实。
抬起的眼帘一路向上,如果他刚刚没看错的话……
确定好目标后的人抬手一指。
“老板,这个怎么卖?”
他指着最顶端的篮球。
店主即刻摇头。
“这是非卖品,是我们这的头等奖品。”他这可是进口牛皮做的,花了大价钱才买到手的,摆在上面就是为了吸引人罢了。
“哦。”视线依旧目不转睛。
半小时后。
黎谨从店主那接过篮球的时候半天扯不下来。对方面上的悲痛与不舍眼见就快化为了实质。
他再扯了扯,发现还是扯不动,像是读出了老板的心里话。
“……运气。”
运气?什么运气能够百发百中?破天荒的,店主难得不可置信地瞪了顾客一眼。这一送他半个月的营生可都作废了。
他勾勾手,“好吧,不瞒你了老板,你凑过头来,我告诉你秘诀。”
店主当然也是个篮球迷,不然也不会专门做这一类的游戏,还以进口篮球作为头等奖品,听到这句话也不悲伤了,当即就探头过去。
“平常多扔点飞镖。”
飞镖?
趁着店主愣神之际他当机立断手上使力,一“拔”跑路。
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平常扔刀子扔多了。
……
孩童还在观察着手中的篮球。
入手的篮球并不重,甚至可以说轻薄,正中央的黑线将球面均匀划分,指腹在球的平整表面拭过。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视野里便闯出另一道身影,对方歪下头来,让自己的视线随之下移,发丝顺着一边滑落。
“你刚刚看的是这个吗?”
这句话一出。略有些意外的目光与询问的视线交汇在一起,本来以为做得隐蔽的动作却没想一直被对方看在眼里。
没有回答,他下意识垂下眼去,双手还是环抱着篮球。但不自觉握住球的力道又多了几分,又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习惯了孩童的寡言少语,黎谨权当对方是默认了。当即心情大好的又顺势捏了捏右边的小脸。
“有奖问答做得怎么样?”
这次孩童倒是回应的及时。
“还有二十道。”
二十道?那不算多了。
“好,那你慢慢做。”
轻轻点头,他将篮球又递了回去,再次执笔,笔尖落回纸面。
看小孩做得专注,黎谨索性就搬了个小板凳趴在旁边守着,时不时好奇瞥一眼。
瞧着自己儿子做得又快又轻松,没有常规教育意识的人权当题目出得简单。
但旁边店长是知道的,所以擦汗的手已经不自觉在颤抖。
这已经是他从IMO中抽出的题目了。
父子俩显然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对于身边里三层外三层视若无睹。
在做到卡顿的部分,笔久久悬置于空中,孩童眼里只有题,甚至于自己脑袋被人摸了都没发觉。
顶上的发丝被抚过,掌心扣在后脑勺揉了又揉。自从发现对方发丝的柔软后,黎谨就又多了个喜好。
所有崽都是软软的吗?
黎谨突然有些好奇,不过也就想想,毕竟他只有一个儿子。
直到做完,孩童才突然意识到后脑勺的温度是怎么回事。
热热的……
他敛着眉眼默不作声,却也没阻止,而在黎谨的视角里,自己一直板着脸当小大人的儿子头垂的更低了,更方便他摸了。
“老板,来改题了。”等到撸够了瘾,黎谨转过头呼喊着,这个规矩他还是听了店家说过的。
满目的红勾下只有零星几个叉号,孩童手握着自己的一百张卡片,对着错的那几道题凝视许久,看不出来接受还是不接受。
再度拿起的笔选择了订正。
另一边, 100道对了98道,几乎满分,已经引来诸人的啧啧称奇和老板的欲哭无泪。
“这小孩比一般的初高中生都厉害了。”
“未来可不得了。”
“头一次见到能让老板亏本的。”
什么叫作两手空空来,包袱满载归。
走在回公寓的路上,黎谨大包小包的拎着,孩童则依旧是双手抱着篮球。
被一堆陌生人以艳羡的目光盯着和说恭喜,自己儿子的名字还被写在榜单上,后知后觉的人突然意识到……那些题似乎没他想得那么简单。
但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由于几乎将店家的玩具洗劫一空,凭借着以往玩游戏打劫电玩城的经验,黎谨早早的就带着人撤退。
“儿子,你咋知道那么多东西的。”黎谨随口一问。
“在书店,做过工。”地理博物是看书得的。
“卖饼的刘奶奶,退休前是数学老师。”闲下来就会教他做数学。
“看摊子,旁边有听书。”奇闻异事是听书听的。
就像厨艺,是跟厨师爷爷学的。
孩童回答的一板一眼。
呆一个地方,就因地制宜学一个技能。他侧眼瞥过去。
小孩以前的生活比他想象的丰富得多。
说起来他教过对方什么呢。
他不由得想起之前侃侃而谈的偷听和扇人嘴巴子。
他点点头,觉得这是算的,只是不能让皖姨知道他平常教孩子的是这些。
不过要是被问起,他该用什么来搪塞呢?
想着想着,他的脚步不由得停住。
“哐!”
硬物碰撞的声响清脆。
意识回笼,才发觉两人不知不觉走到篮球摊。
发现店老板的视线已经挪来,黎谨眼中精光一闪,严肃以待,已经想好了该怎么揣着孩子跑路。
不过小孩怎么也看过去了?想要的不是已经在他怀里了吗?
这回黎谨看清了对方真正的方向。
虽然大方向还是篮球摊,但他一开始以为小孩是被顶上的奖品吸引,但现在再看去……
“哐!”
橘褐的球影一闪而过,又一次以完美的抛物线投入篮网。
这个时候刚好有人投篮成功。
而孩童的眼也在这时候眨了下。
这时候黎谨已经顾不得店主的眼睛已经死死盯着他了,他不由得瞅瞅小孩,又瞅瞅篮球框。
所以看上的不是奖品而是投篮?
他恍然大悟。
那这就更简单了。
……
偌大的篮球场可能因为正值晚饭时间人影廖廖,踏步的声音也是清脆的。
“直接扔。”
站定后的人没有先教对方基本的姿势,而是手指了指,目标是最近的篮球框。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没有立刻带着人回家,而是直接一路导航,定位到附近最近的露天篮球场。
没有迈开的步伐是犹豫的象征,数次目光的交织下,接收到的都是怡然自得的自信,他终于还是向前迈出一步。
回忆着刚刚投篮的动作,他试着身子向前一伸,手一抬。
“哐。”
不出所料的没中。
他将孩童的手臂抬起,随后垂直成九十度。
“手肘摆到90度,球在手臂伸直最高点的时候再放。”黎谨看清了小孩投篮的姿势。
“哐。”
没中。
“高度不够,跳起来。”
“哐。”
“左边的手在侧边托篮球的时候不用发力。”大手贴着小手,手心贴着手背,放在球面上的力度轻轻。
“哐。”
……
夕阳的光经细密的外网筛选,稀稀落落的洒进场内,旋转的球身也不自觉染上霞色。
“哐。”
砸到篮球框后的篮球掉落地面,孤零零的打转。
这要三个小时没投中,普通的小孩肯定已经哭着闹着,家长也没耐心教了。
篮球在地面上弹跳几次,已经能被幼童熟练拍落,随后球身再次被抛起,不厌其烦。
黎谨则依旧一直在旁边闲闲散散,甚至早就已经开躺坐着,只是望着孩童的姿势目不转睛,偶尔再出言或出手指导下。
显然比起在家打扫卫生一个小时,在球场摸鱼三个小时黎谨是乐意的。
“哐。”
已经是无数次的失败。
他转过头去,因为这回黎谨没说话。
没说话当然不是意味着失望。
耐心够了,技巧也全了,姿势也对了。
从座位上起来的人凑近后又蹲下身去,“给你变个魔术。”随即在孩童面前凭空变出来另一颗篮球。
说是凭空变出来的也不准,只不过是被人顺路在便利店买的。
“试试这个,咱们去对面的篮球场。”
最新的球身被垫了垫,他又抬眼望向最新的篮球框。
“哐。”
一发就中。
球的重量轻了,篮球框的高度也下来了。
所以刚刚黎谨带人练的一直都是成人篮球框和成人用的篮球。
“哐。”
又中了。
一声又一声的规律的投篮碰网声清脆利落。
这要是陈秦在旁边,一定能认出这是黎谨最习惯的训练自己的方式。
就像当年的射击一样,从来都是先挑中心红点最大的尝试,只有这人上来就会扒着最小的不放,即使每次都零分被迫没吃没喝也乐此不疲。
别人吃饭的时候他没得吃饭,在训练,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没得休息,在训练。
后面谁都能看出黎谨肉眼可见的进步,毕竟他是第一个在实战训练场上最快进入状态,最快击碎头骨的那一个。
正中红心,满分。
“开心吗?”在孩童十发十中后黎谨突然冷不丁问道。
他端详了人好一会,点头,然后又摇头。
alpha的眼角一挑。
“我们再去另一边。”
两边的球场挨得不远,投中的成功率却是天差地别。
球身擦着篮网坠落。
捡起球,他旋转着球身摸索着抓位,眼中却比刚刚更聚精会神。
黎谨已经没再开口指导,趴在看台上打了个哈欠,昏昏欲睡,技巧和要领他都已经教完了,小孩现在要的是熟练度。
黎谨几乎是伴着球身投篮失败而砸板的声音入睡的,节奏规律得很。
所以当那节奏空了一个拍子,那双眼就立刻又睁开了。好巧不巧,刚好跟孩童撞了个对眼。
应该没发现他睡着了,对吧?
他低头一看,八点了,这是又练了三个小时。
篮球再次回到孩童手中,这回黎谨看清了对方的动作,纵身一跃下的手臂三个部位皆呈九十度,手在球抛出后依旧在半空中悬置。
“哐!”
球身在砸到篮板后利落的回弹到篮网中。
不是误投,是掌握了技巧后的标准投篮。
再次回转的视线与刚刚一致。
黎谨招着手,孩童向前走了几步。
“手伸出来。”说是这么说,但黎谨已经主动将孩童的手臂抬起来。
这回轮到某人专心致志了,指尖点上白色的膏体,晕开的药膏均匀的抹在已经擦伤的指腹。
其实黎谨没说的是,中途孩童有一次喊累,他就会把人换到儿童训练场去了,但对方显然没有这个意思。
“累吗?”
孩童很诚实的点头。
“开心吗?”
再一次的点头,却没了之前询问后的摇头。
嘴角不自觉翘起,但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开心什么,“那我们以后周末都这么练,好不好?”
对方用的是“以后”和“周末”两个词,他的目光闪烁片刻。
“嗯。”
轻轻的语调下是诚恳的应答。
“以后周末带你来打篮球。”与人约定好的黎谨将孩童一把抱起,也不顾忌着对方身上的汗水与灰尘,瞧见对方因为投篮而红扑扑的小脸,由于已经没手捏了,他凑上前,想都没想,“啪叽”一口就亲了上去。
怪哉,捏着像年糕,亲着也像年糕,小孩莫不是上一世年糕团子变的?
闪躲不及的孩童眼睁睁看着对方的头就这么凑了上来,一时之间真没反应过来。黎谨是亲在眼角上,孩童默不作声的红的却是耳朵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