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哥,你当时结婚也很热闹吧。”
-----正文-----
第五十四章:参加婚礼
当晚王一川跟着贺政屿休息在村里一位独居老人家里。老人的儿女全去了城里打工,两三年才回来一次。
“过年都不回来看看您吗?”王一川跟着老人去拿被褥的时候闲聊。
“他们说过年的时候工资多,都舍不得休息。”老人丝毫没有责备儿女的意思,反而跟王一川解释:“挣钱要紧,回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干嘛。”
王一川点点头,没继续说什么。
老人还想帮他们铺床。
王一川哪好意思,赶紧客气的表示他自己铺就行。
贺政屿进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王一川抱着干净的被褥过来。
两人一起动手,没几分钟就收拾妥协。
“咱俩不愧是两年军区生活,一辈子军区人啊。”王一川看着整整齐齐的床铺感叹道。
晚上两人都准备躺下了,王一川却把所有的行李箱拆开找东西。
“找什么呢?”贺政屿边换睡衣边问。
王一川回头看,入眼的就是紧实的腰身,肌肉轮廓隐约可见的腹部、胸部……然后扣子就系上了。
系那么快干嘛!王一川不满的想着。
“录像机放哪里了?我明天参加婚礼的时候想带着。”王一川在吃晚饭的时候就问清楚参加婚礼的大小事项。
“别找了,明早拿贺满他们的。”贺政屿把人拉到被子里。
王一川躺平之后摸摸自己腰侧的软肉,又把手伸进贺政屿的衣服下摸摸。
贺政屿没多想,以为是换了环境王一川不适应,伸手把人搂到怀里。
“屿哥,我今天听人说这边都是新娘怀孕七八个月了才举办婚礼……”
“嗯,大概是为了证明双方都有生育能力,不然结婚的意义不大。”
“听起来有点荒诞……”王一川喃喃道。
第二天还是一大早就绵绵密密的下起雨,王一川翻了半天才找到昨晚想好的“新婚贺礼”。
一块成色极好玉坠子,未经打磨没有什么匠气,最关键的是体积足够大,未来新娘想改成戒指、耳环都够的。
贺满拿着录像机过来接王一川去新人家里,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的坠子。
“这坠子好眼熟啊。”贺满拿起来,越看越觉得熟悉。
王一川笑着调侃他说贺政屿这几年的东西都经过你的手,你看什么都眼熟。
但是贺满觉得不对劲,经手的东西是多,但是为什么就对这个眼熟啊?
临出门的时候他猛地想起来:这不是当年贺家送去沈望舒家的聘礼里的东西吗?!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结婚习俗,这样偏远的山村习俗总是更具风俗特色。王一川全程都跟在队伍里凑热闹,看着新郎带着新娘走过村里的每一条路,陆陆续续完成每一个流程。
最后到了大家送贺礼的环节,王一川凑过去的时候新郎的父母拦住王一川,说外来的贵客能来参加婚礼就是赏脸了,而且你们已经给了礼金,您不必再破费。
王一川刚要追问谁给的,贺政屿从他身后过来把人拎走。
“一会新人敬酒的时候你再送,现在别添乱。”
“哦。”
王一川看着整个村子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新郎家里摆满了各类精致的干花,院子里是来来往往的宾客,他仰着脸看向贺政屿。
“屿哥,你当时结婚也很热闹吧。”
贺政屿没想到王一川会问这事,他停顿了几秒钟,回答:“是。”
沈望舒在沈家她那一辈中是样貌最出众的,从小到大都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人都以为沈家那些掌权的人会效仿当年的孟家那样将家族的女孩嫁到更显赫的家族,没成想最后会把沈望舒嫁给贺家那个刚接回家、默默无闻小儿子。
王一川看着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的新郎,又问:“你那时候什么表情。”
贺政屿抿了抿嘴,有些自嘲的说:“可能比给我爸爸上坟的时候还丧气。”
婚礼当天,他和沈望舒两人就像两个提线木偶,什么反应根本无人在意。一整天,除了沈望舒的姐姐过来问了几句两人冷不冷、饿不饿,其余人连过来与他俩打声招呼的心思都没有。
在那些人眼里,当时的沈望舒和贺政屿就像两个漂亮的摆件,甚至有人把黄腔直接开到他俩身上,调侃夫妻俩长得都这么标志,以后倒是方便。有人追问什么方便了,那人哈哈大笑回答说夫妻一起伺候人,还在一起过。
沈望舒听了之后脸色毫无变化,但是她的声音却在发抖,她恨恨的对着贺政屿说:“等咱俩熬出头那天,我得让这些孙子挨个过来给姑奶奶我磕头。”
贺政屿忘了自己回答的什么,但总归也是些不甘的咒骂话。
“能在这种氛围维持丧气的表情,屿哥你也不容易。”王一川没心没肺的拍拍贺政屿的肩膀,说完又挤进人群凑在最前面看热闹。
-----
孟家→靠把两个女孩,一个嫁沈家一个嫁到孔家从此走向短暂的辉煌,是贯穿各个文的炮灰背景板家族
竟然没写到沾喜气环节!下章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