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热门小说推荐

李唐天下,盛世繁华,女子不再困于闺阁。

载初元年,武氏废睿宗称帝,建武周王朝,迁都于东都洛阳,更其名

-----正文-----

李唐天下,盛世繁华,女子不再困于闺阁。

载初元年,武氏废睿宗称帝,建武周王朝,迁都于东都洛阳,更其名为神都。

洛阳自改为神都后,建明堂,封洛水,重拾旧时帝都的繁盛,可谓笙歌夜夜纸醉金迷,正如人间独一份的牡丹富贵。在那里,无数才子佳人的缱绻情事天天都在被传颂,但总不会所有人都能够如愿的,譬如当歌酒馆的店家乔大姑娘。

乔大姑娘生得实在是好,玉面桃腮,眉似柳眼如杏,声声唤来好比莺儿啼,体态更是婀娜。她的美名比酒香传得还远,第一次见她的人都会禁不住想为什么相貌顶好的乔大姑娘还没有嫁出去?但很快那些人都能够明白到根由就出在乔大姑娘的性子上,她的性子就像她店里卖的酒一样,既烈且辣,受得住的人实在是少,所以媒婆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就这样眨巴眼就蹉跎了大好岁月,使得她如今已是年双十仍然待字闺中。

这一日,春初至,风光犹好。

“乔大姑娘急冲冲去哪儿呀?哎,今日的糕蒸得特别好,买些儿吧。”卖白糖糕的赵妈扯着大嗓门说。

乔大姑娘踩着小碎步脚下不停地摆手回道:“去去去,我今儿个没空理你……呀,钱伯一会提一筐菜到当歌去,给我挑新鲜的,要是敢蒙我,小心你的皮!李小哥的面粉也给我送几斤过去……周叔给我告诉你那掌柜的,酒钱今日再不结我就找上他家里那母老虎说理去……”

一条小巷子里,尽是乔大姑娘娇斥的声响。

才拐出了巷子不多时,便能看到了一个小画摊子。说它小,一点也没有作假,几杆竹子数条麻绳便搭了个简陋的挂画处,旁边是竹桌竹椅。

实在是太简陋了,乔大姑娘心中甚是不乐意,但最后还是走到了竹桌子前,甩出帕子垫在竹椅上方坐下。只是对面的画摊主人太过于专注于作画,一点也没有发现有客人到来。

乔大姑娘眉毛拧了起来,屈指敲桌,说:“喂,酸秀才,生意都自己走上门了还不知道招呼?”

秀才被突如其来的人声惊了一下,豆大的墨点落在画中空白处,好端端一副画便毁了,他不觉暗自叹息。乔大姑娘见他仍然盯着画作不理人,斥道:“光瞧着画就能生钱儿是不?有你这样做事的?还是觉得我花不起钱?”

秀才这才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来人,讶异的神色在脸上一闪而过。他躬身致歉:“是在下有错,乔大姑娘千万要见谅。”

对于秀才认识自己,乔大姑娘并不在意,毕竟这附近知道她的人绝对比不知道她的人要多得多,名声好坏,对这方面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乔大姑娘轻“哼”一声:“我也不是那野蛮人,这些小事当然不计较了。”

秀才连连点头,温声问道:“乔大姑娘是来买画的?可有什么心水?”

“不是。”乔大姑娘恼怒地瞪了秀才一眼,绞了下衣袖又扶了发簪,踌躇扭捏好一阵才继续说下去,“我来让你给我画画像的。”

“画画像?”秀才不解。

“都是那个吴媒婆给我惹的麻烦,我有需要问她拿回来看看,她竟然说给我弄丢了!我说怎么给了她这么久了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哼,画坊远着呢,所以来找你了。”乔大姑娘忿忿地说。

“这可为难在下了,在下不给人画的。”秀才沉吟下说。

“少蒙我了,我知道你给东巷的郑二画过。”乔大姑娘驳道。

秀才一时语塞,许久才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既然乔大姑娘都知道了,肯定也知道郑二姑娘那一次说媒没成的事。”

乔大姑娘一听却乐了,说:“她那是自个长得不好,怪不得你。若你照实了去画,别人瞧了画哪还会去理她,若照好了去画,见了真人那还不一样得黄?我说你这是当我好糊弄,拿这个来说事?”

秀才哪会不知乔大姑娘的脾气,气极了翻了他的摊子还不是小事一桩?于是,急忙赔罪:“没有的事,只是在下实在只善山水花鸟。”

乔大姑娘似乎烦了,眯着眼敲着桌面说:“画是不画?”

“……画。”秀才不禁为自己的“怕恶”感到沮丧。

这一画便是半昼,乔大姑娘坐得身子酸痛,不自觉就生气了,眼睛冒火似地瞪着秀才,弄得秀才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敢。

终于,秀才落下最后一笔了。

乔大姑娘瞧了一眼觉得也算有神韵,付了钱便匆匆走,快到拐角处回首轻啐了一口,低骂一句“酸秀才”。

乔大姑娘又逛过胭脂铺才回来,小二连忙堆满了笑说:“掌柜的,有人给你送了东西过来,快来瞧瞧。”说着利索地跑到柜台,捧了个托盘出来。

乔大姑娘略有不满地看了小二挤眉弄眼的神态一眼,才向托盘望去。只一眼,她便被上面茜色便笺吸引住了,不为颜色,只为那风流字体她熟悉得很。

上书:三月三,曲水池,旧柳边。

得了这便笺乔大姑娘霎时便喜上眉梢,挡不住地颊生红霞,捏着它便回了房,完全听闻不到小二后面的叫唤。

“唉,这还有嘛。”小二耸耸肩,将托盘放回柜台,又嘟囔一句,“就这么走了,一会忘了检查二姑娘,三姑娘还有小少爷的功课还不是怪我。”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