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与夜奔
-----正文-----
孙权说:“答得不算好。”
“……什么?”曹丕还没从刚才那个吻里回过神,他把这视作道别,但这样的道别,到底是把事情变得更简单、还是更复杂了?
二人凑得很近,孙权双臂牢牢地圈住他,怕他逃了似的:“真有刺客的话,不是赶紧跑回去就有用的。”
回到府邸,孙权和曹丕没有直接干柴烈火,而是各自回了自己的屋舍。
政治家的脸皮和开放程度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他二人亦是如此,更何况孙权的脑袋上还挂着彩。
进到主屋寝室,合上门前,孙权对着空无一人的舍外道:“诸位今日辛苦,都先回去歇息吧。”
正旦就在眼前,府中上下早已开始预备宴聚群臣之事,孙权让曹丕去请几位名士赴宴。
“我看你最近没有心思读书,也不怎么练剑,成天闲得很,不如替我跑腿办些事情去。”孙权当时这样说。
曹丕手上还捧着一卷《诗》,他不知道孙仲谋是哪只眼睛看他整天闲着,甚至有些怀疑那晚亲他的是个假孙权。
带上请柬,曹丕开始往这些江东名士府上跑。这些人多是有名望无官职的,孙权要请这些人来做什么,他不用想都能明白。
故而登门之后,名士们的态度也不在曹丕的意料之外。
将军抬爱、托病推辞,总之来不了。
直至正旦那日,接下请柬、允诺赴宴者不过寥寥数人。
曹丕颇为气闷,孙权颇觉好笑。
“你笑什么?换个人去,这些士人怕是一个都请不来!”曹丕托着脑袋坐于案前,看着上头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多余出来的请柬。
“不错不错。”孙权还在笑,他勾了勾曹丕的下巴,似宽慰又似戏谑地说,“都是看在魏公子的面子上,这几人才肯赏光,有劳魏公子。”
未能送出去的请柬很多,但孙权看了看,其中没有给盛宪的那份。
盛孝章啊盛孝章,孤还真是没有错看你。
正旦宴前,孙权把随身的佩剑交给了曹丕。
正是那日被他带去湖边的长剑。
“此剑名曰‘白虹’①,长四尺二寸,重一斤有余。名家所铸,刃如秋水、光似彩虹。”孙权问,“你用过,可还顺手?”
曹丕伸手抚过剑身,他垂着眼勾了勾嘴角:“顺手,仲谋这是要把‘白虹’送我吗?”
“看你今晚剑舞得如何。”孙权把宝剑系于曹丕腰间,后退两步看了看,真有几分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他很是满意,“若是公子舞剑能叫惊艳满堂,这‘白虹’就是你的了。”
惊艳满堂是自然,甚至还会惊吓满堂。曹丕手下紧抓剑鞘,其上雕琢的纹路、装饰的明珠玳瑁硌得他的掌心微微发疼。
宴上吴歌起,婉转有余音。窈窕的侍女宫娥奉上旨酒,素手持盏劝琼浆。
美人劝酒的效果比孙权好多了。
月至中天,酒酣耳热。曹丕还记着自己得舞剑……还有要事在身,于是问身边的侍女要凉水喝,想把直上脸的热气压下去些。
孙权给丢过来一个橘子,但他似乎是醉了,没扔准,橘子咕噜咕噜滚去了陆绩脚边,叫人给顺手收走了。
“再给你挑个甜的。”孙权远远地对口型,然后自顾自地在跟前的一盘柑橘里开始挑挑拣拣。
侍女的凉水已经送了上来,等孙权的橘子还不知要多久。不能再等了,曹丕于是饮了两口凉水,提剑便上了堂前。
月光如水照寒锋。
孙权放过了跟前的橘子,目光紧紧盯住堂下翩飞的身影。
除却欣赏之外……更是要找个好时机。
他眸中的碧色愈发深沉,方才的醉意也瞬间消散。
正是此刻。
孙权抽出座旁长剑,剑光好似一道闪电,直往堂中白虹攻去——
当!
短兵交接。
曹丕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之前在湖边的事情。
孙权是要跟他一起舞剑?
可是这孙仲谋的剑法……比较稀疏平常。
他放缓剑势,白虹与紫电来往数次,堂中剑光簌簌,叫朗朗月华都黯然失色。
然而,不对。
曹丕发觉孙权的剑法似乎比他想象得好。
是因为喝醉了吗?
可是二人长剑相抗时,曹丕对上那双碧色沉淀的瞳孔,孙权的眼神是清醒的。
他一瞬的疑惑给了孙权可乘之机,剑锋翻转间直逼曹丕面门而来。
孙仲谋这是要做什么?!
曹丕来不及细想,赶紧反击。
他侧身一步躲开剑刃,而后反手向孙权手臂攻去。
孙权不躲。
曹丕赶紧收手,然后露出了更大的破绽。
于是孙权的剑又一次袭来。
这是在耍他吗?孙权酒后就是这般作风?
一阵气恼涌上心头,曹丕握紧剑柄,横过剑身挡住了孙权一击。
孙权毕竟常年骚扰老虎,力气比他大不少,剑身相撞的时候震得曹丕手腕一麻。
来真的?
孙权到底醉了没有?
曹丕似乎听到了两声咳嗽,是座中的某位客人。
不过不论真假,不论孙权到底醉了没有,他今晚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这一件。
曹丕手腕一翻,孙权的紫电被他挑了出去,与此同时,他迅速上前,剑尖对准了失去武器的孙权。
堂下传来摔杯之声。
原来宴席上不止白虹紫电两把宝剑。
“你赢了。”孙权捏着剑尖将它挪开,“但是他们输了。”
摔杯的盛宪等人还未曾反应过来,百余刀斧手便从四处一拥而上,与之相比,数十个私携刀兵的士人家仆根本微不足道。
孙权下令:“就地斩杀。”
“不能杀!”曹丕握紧手中剑,抵在了孙权颈上,动作之快叫孙权都没有来得及惊讶。
场面一时凝固。
“魏桓,你这是在做什么?”周瑜反应过来,劝解道,“主公说过对你不予追究,只要你现在放下剑。”
“公子万不可信他。此刻我等身死,公子独留江东,岂非为人俎上鱼肉?”盛宪赶紧接话。
曹丕看向孙权,孙权的眼中有笑意,不知在笑什么。
他叹了口气,用只能叫他们二人听见的声音唤了声:“小骗子。”
曹丕这次没办法反驳了。
“请将军跟我走。”他没有回应,用剑胁迫着孙权走了出去。刀斧手纷纷让开道路,盛宪、华歆、王朗等人跟在曹丕身后。
“你要带我去哪里?”孙权问。
曹丕答:“去渡口。”
弃我去者不可留,乱我心者多烦忧。
孙权想,有的人可以放走,有的人必须死在江东。
周瑜带着刀斧手紧紧跟在百步之后,此刻方才宴上欲作乱者,大多已经自渡口上了船。华歆王朗相携入座,船上可以坐人的地方已经不多。
“公子快请吧。”盛宪道,“某来断后。”
“不必,我要去黎阳,跟你们不同路。”曹丕摇头。
“那某恭敬不如从命。”于是盛宪往船边走去。
久不出声的孙权突然嗤笑:“魏公子,那你准备怎么走呢?你是笃定了孤不会杀你吗?”
“剑现在在你脖子上。”曹丕回,“将军这是笃定我不会杀你吗?”
其实这小骗子有过杀自己的机会。
于是孙权答:“是啊。”
然后迅速向前,几乎是把自己的脖颈往剑锋上撞——
而曹丕,果然收剑。
孙权顺势一推,曹丕跌入水中。
冰冷的湖水灌入肺腑,他不是不会凫水,但是骤然间也无法控制自己挣扎的动作。
案上传来惊叫,而后有鲜血自渡口流下。
曹丕眼前是浑浊的红。
谁的血?
茫然间身后有力道拉扯,曹丕无力、也知道不能挣扎,顺从着被拉上了船。
船已经驶离渡口。
他咳嗽两声,将肺腑中寒冷的湖水咳出,朝着渡口的方向看了一眼。
孙权站在盛宪的尸首旁,手里有一道寒光。
匕首。
果然短兵有短兵的好处。
追上来的刀斧手想放箭,被孙权阻止了。他对着远行的船只问:“小骗子,你的真名叫什么?”
曹丕张了张嘴,然而身后的王朗拉住了他的袖口,摇头。
说了,或许就走不了了。
所以他终于什么都没有回答。
孙权回到官邸已是下半夜。
院中小骗子插的桂花枝还在,布棚把它遮盖得严严实实。
真是叫人火大。
他用剑把那布棚劈烂,然后进了先前小骗子住的屋舍——这里什么都不必留下。
孙权想,或许自己当初就不该留下这样一个变数。
否则今日大动干戈,死的必然不止一个盛孝章。
他一脚踹翻案几,上头堆着的竹简散落满地,一只香囊掉在了他脚边。
俯身捡起时,却瞥见最近的一卷竹简上有字。
清隽的、略微眼熟的字迹。
小骗子写的。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字迹好看,文采风流。所以小骗子根本不用他来劝学。
安得久留滞?
说得对,自己是留不住他的。
次年便是建安八年。
二月,曹操攻黎阳,袁军大败。
曹丕随军,有《黎阳作》三首记述行军生活。
同年,东吴首次出兵讨伐黄祖,虽未能攻克江夏,但还军后平定山越,为东吴争取了更长久的稳定。
后曹军势如破竹,征伐中原。至建安十三年废三公,自任丞相,同年九月攻占荆州,剑指江表。
而此时的东吴已经击退了黄祖,水师兴盛,加之与刘备有所往来,与曹军未尝不能一战。
-----
①据晋·崔豹《古今注》记载,孙权有六把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我并没有看过《古今注》原文,只查了下百度,百度上给出的文字挺……白话的,个人怀疑它的可信度。不过我还挺愿意相信这个记载是真的,刚好对应魏文九宝。不过九宝里面只有三把剑,孙权有六把……
权:这轮我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