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睁开眼睛,窗外的自然光从窗帘的缝隙间挤入屋内,看起来有些亲切。 脑子很乱,我一时抓不住一…
-----正文-----
我睁开眼睛,窗外的自然光从窗帘的缝隙间挤入屋内,看起来有些亲切。
脑子很乱,我一时抓不住一个具体的念头,只是空白地进行着呼吸,胸口起伏,但是好像并没有多少空气进入我的鼻腔内。这一行为对我来说似乎很陌生,因为我花了好一会儿才抓住合理的呼吸节奏。
然后我试图整理自己的思绪。说不清楚花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念头浮出来:
我是谁?
“滴——”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显然无法理解,或许是我听错了也不一定。
大概过了挺长时间,我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许多东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因为它们如传输的文件一样,是有序地构建起我的记忆的。先是有关幼儿时的零碎片段,没等它们被完全展示,一些稍微具备逻辑的童年经历便像胶卷一样铺展开来。而当婴幼儿的模糊影响过去,就是青少年的连贯印象,伴随童年追溯还在继续补充。一个接一个,直到2069年4月15日。
哦,想起来了。
我叫秦远。
我有一名爱人,他的名字叫做吴斯柳。
今天是2069年4月16日,昨天刚过完我们结婚六年纪念日,在克尔顿餐厅的2号包间。
我喝了不少酒,所以记忆断片在十点左右,吴斯柳当时抱怨我一身酒味,催促我回家。
“现在才7点,再睡一会儿。”有点哑的声音从远处响起,是吴斯柳。
我听到他好像在翻动什么东西,声音不小,像是金属互相碰撞。
让我睡,你怎么自己起来了。我心里想,但还是回答道:
“好。”
我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秦先生,现在是早上八点三十分。吴先生已经出门,有留言:‘早餐在保温箱里,不要忘记吃,还有昨天你喝太多,导致病又犯了。我帮你请了假,在家里休息一天。’”
后半段放的是吴斯柳的原声,声线冷淡,但不妨碍我觉得很好听。我默默记下他的话,试图动动四肢,发现手臂抬起来的时候有点僵硬,腿部的弯曲也有些困难。
果然。
洗漱完在家庭机器人的搀扶下,我慢慢挪下楼梯,让它去加热早餐。在等待的时候,我打开光脑,划看着今天的新闻,没什么新奇的内容,是很普通的一天。不过今天光脑反应有点慢,可能是被动了手脚。
不出意料,当我尝试打开某个新链接时,投影闪烁了几下消失了,家庭机器人带着早饭过来:“秦先生,吴先生有留言:‘在恢复过来前少看光脑。’”
啧。
我乖乖放下光脑,接过早饭。估计是为了安抚我被禁外出禁光脑的心灵,这顿早饭罕见地不是营养膏。被烤到恰好金黄酥脆的面包上加了白色的荷包蛋,当我拿勺子戳破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是流心蛋,面包中间还挖空塞着边缘微焦的培根,看得出来吴斯柳花了不少心思。
他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我挺好奇的,于是让家庭机器人对着流着蛋黄的早餐拍了张照发给吴斯柳,并让它代我发了条消息:
“什么时候学的?”
考虑到之前的叮嘱,我补充了一下:“我让家庭机器人给你发的消息,没看光脑,别生气啊。”
我怀疑吴斯柳没在好好工作,因为家庭机器人立刻告诉我收到了回复:“前段日子跟教程学的。”至于我小心翼翼的第二条消息,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不过应该是相信了。
是看在昨晚我精心准备的结婚纪念日的份上吗?
吃完早饭,我发现没事情可以干,突然对自己总是提前完成工作的行为感到懊悔。但不久我就想起还有个没搭完的机械模型在书房里。恰好现在四肢的沉重感现在已经减弱了不少,我便自己慢悠悠地上了楼。
虽然说是书房,现在人们也不会收藏纸质书了,这个称呼更类似于旧习惯的保留,用来指代“家庭工作室”一类的地方。但我的书房里确实有个书架,上面放着二十几本纸质书,是当年追吴斯柳时强迫自己培养文学素养用的。
机械零件散落一地,可能是吴斯柳进来过,他从来不会注意脚下的零件是按照分类放置的,常常把我整理好的零件堆踢乱,但也怪我没和他提起过,毕竟他平常很忙,在研究所工作到天黑还得在家继续工作,很多器材他那里放不下会放到我这里。
我拉开角落里的遮灰布,这是一架2042年生产的浮空车,二比一大小。因为款式较旧,所以零件繁琐,我拼了大半年了还只拼了一半,目前卡在最复杂的部分。这里零件很细碎而且容易松动,就是放着不动都会自己散架。
我凑上去看了一会儿,发现跟上次拼的有点不太一样,又掉了好几个零件。
我叹了一口气,开始重新对零件分类和拼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