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二百一十六章 庙堂

热门小说推荐

虽千万人,吾往矣。

-----正文-----

几天后,杨嗣昌上疏,向皇上对若干重要官员的责任作了辩解:

赞画杨廷麟——书生入幕,兵柄非其所长,勿容苛求;

总督卢象昇——以闻忧候代之人,忽作卷甲勤王之事,捐躯矢报,较吴阿衡不同,一则失火之人,一则救火之人。

他认为对若干严重失责者应予重处:

副将祖宽——违期不进,支饰他辞,难逃大法;

总兵李重镇——弃总督卢象昇而逃,应当重处;

总兵王朴——提兵满万,巧避出关,坐视不救,降削管事。

最终经朱由检审批后,定下五等罪状——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帅、纵敌出塞。开出了一张严惩名单:太监有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

巡抚有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

总兵有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总兵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

此外还有副将以下至州县官,一共三十六人,同日在京处死。

这是自朱由检即位以来惩处封疆失事诸臣最为严厉的一次。

行刑前,由太监手捧红匣,宣读皇上御笔所写圣旨,娓娓数十言,使那些伏法者为封疆受过,死而无怨。

死者的子弟奴仆都奉旨逐出,几天不准收尸。

言官们以为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不应置身事外。

给事中李希沆指出,自皇上即位以来,“北兵三至,己巳(崇祯二年)之罪未正,致有丙子(崇祯九年);丙子之罪未正,致有今日”

——含沙射影指向杨嗣昌。

御史王志举则直截了当地揭发杨嗣昌误国四大罪,请皇上按照以往失事兵部尚书丁汝夔及督师袁崇焕处死的先例予以惩处。

朱由检大怒,将李希沆贬官、王志举革职。

朱由检的这一做法激起舆论不平,杨嗣昌也深感不安,屡次上疏引罪。

就在朝野目光专注于此的时候,由于洪承畴、孙传庭入卫,中原兵力空虚,暂时平息的内乱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朱由检下令催促许衍任河南府巡按御史,许凝以目盲已有一个半月上疏推辞。

朱由检下了一道圣旨:“特任练兵,何得辄以病诿?着即遵旨刻期料理,不许延误取罪。”

许凝要求皇上接见面奏,派人带去奏疏请杨嗣昌转呈。

杨嗣昌犹豫良久,还是将奏疏呈上崇祯。

许凝在太监的搀扶下走进武英殿。

她闻见宫中特有的焚香味道。

崇祯看见她瘦削的身量和眼前的绸带,欲言又止。

文武官员和六科给事中分列殿旁,个个肃穆无言。

许凝摸索着跪下去。

“陛下……”

“起身,不必多礼。”

崇祯的声音疲惫。

“臣目盲已久,必不可能有所作为。”

“乞请圣上……准许臣为卢象昇扶柩归乡。”

听到卢象昇的名字,崇祯脸色一沉,大为不快。

“杨嗣昌向朕说,你托疾非真。”

许凝苦笑。

不愧是杨嗣昌。

“臣……时日无多。”

崇祯吩咐锦衣卫找太医来核实真伪。

一刻钟后。

一双手颤颤巍巍地摸向她的脸,她感觉到无尽的屈辱。

太医随后奏报许凝系真盲,非托疾。

朱由检一气之下质问她:“卿战前失明,显属欺罔!”

她听见百官和太医们慌忙下跪的声音。

这就是权力。

至高无上的权力。

对吗?

这样的欺辱,她受过很多了。

有些时候她忍了,有些时候她不想忍。

这次,她不想忍了。

哪怕对方是天子。

一股寒意直冲头顶。

我已……家破人亡。

所有为了这个王朝苦苦支撑的人……

都已经献出他们的一切。

才华,青春,生命,爱情。

一片漆黑之中,她悲哀地看见卢象昇孤绝的身影。

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日,崇祯就是在这里,当着众臣的面,斥责卢象昇:

“前日敢战之言沽名欺众!”

几天后,重重逼迫之下,他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毅然赴死。

那是个把忠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男人。

他死于自己的忠义。

我不服。

我就是不服。

他已经为了你。

献出了他的所有,包括他的生命。

我为了你的王朝,献出过我能献出的一切。

如今我想要的,不过是带他回家。

你还要得到什么?

皇恩,已经不再浩荡。

许凝缓缓站起来,殿中众人大为惊骇。

崇祯脸色阴沉可怖。

“陛下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在廷门户纠纷,疆埸将骄卒惰。”

“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

然复信宦官,布列要地。”

崇祯大怒,脸色涨红。

许凝攥紧了拳头,沉声道:

“君为民害,天下帝王士绅皆贼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庙堂!”

“对下连年加派,对臣刚愎用疑。”

“举措失当,制置乖方。”

“陛下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也!”

百官哗然。

“反了!”

崇祯恼羞成怒。

-----

崇祯怀疑大臣装病一事取自孙传庭史实。

摘录如下:

朱由检下令催促孙传庭任保定总督,孙传庭以耳聋已有一个半月上疏推辞。

朱由检下了一道圣旨:“孙传庭特任练兵,何得辄以病诿?着即遵旨刻期料理,不许延误取罪。”

孙传庭要求皇上接见面奏,派人带去奏疏请杨嗣昌转呈。

杨嗣昌怀疑他要在皇上面前弹劾自己,便令来人退还奏疏。

孙传庭念杨嗣昌在朝,自己必不可能有所作为,上疏以耳聋乞求退休。

杨嗣昌向皇上说他托疾非真。

朱由检大怒,下令巡按御史杨一俊核实真伪。

杨一俊奏报孙传庭系真聋,非托疾。

朱由检一气之下派锦衣卫缇骑赶赴易州公署传达圣旨:“孙传庭托疾规避,显属欺罔,有旨责令监察(巡按杨一俊)按明,乃挟同奏报……内外官好生徇藐。孙传庭并杨一俊俱革了职,锦衣卫拿解来京究问!”

就这样,一员杰出帅才被无端关入监狱达两年之久。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