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二百一十八章 烈女

热门小说推荐

夫人英壮有父风

-----正文-----

京城。

回京复命的李若琏和王世德找到了程府。

听说了她在朝堂上怒斥崇祯的事情,程宿刚刚从山海关赶回来。

一切都晚了。

李若琏神色复杂地交给他一柄金钗。

是在洛阳,送她的那把。

“她说,还君明珠。”

程宿有些站立不稳,颓然坐在椅子里。

阳光明媚,窗外摇曳的翠柳也沾染上黄鹂婉转的歌声。

“她要我们告诉你。”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他声音颤抖,面如死灰。

“还有别的吗?”

王世德皱眉:“没了。”

“后来……她一直不说话,好像在想什么东西。”

选择沉入水底……是为什么?

王世德深深叹气:“她说,她怕脏,怕黑,怕土里的蜈蚣和蚯蚓。”

程宿失神地笑起来。

对,对。

她很怕那些爬虫,每次看到都吓得半死。

他的心脏抽疼。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出自《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

意思是万物变化生成,都是迂回曲折、无往不复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往复的。

盛夏,金秋,寒冬。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改朝换代的1644年,在麻城历史上却是一个异常宁静的年份,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在鄂东地区,蕲州府的蕲水、广济和黄梅县,以及黄州府的黄冈县,大多没有什么抵抗就在1645年下半年被逐渐纳入清版图。

可是,麻城和它的两个邻县,黄州的黄安、蕲州的罗田,却在很久以后才真正并入大清,差不多晚了近20年。

罗田人王葆心自豪地说,这主要归功于当地风气中的核心要素——武勇。

或许是这样吧。

但是,将人们对明朝的消极忠诚转变成对清朝统治的积极反抗的,却是一个具体法令:该法令要求每个汉族男子剃掉前半部的头发,像满族人一样留辫子。

所有清朝地方官都必须对治下的百姓强制推行。

这项法令在整个长江流域引起了暴力抵抗。

崇祯十五年。

有一天,黄鼎心思重重地回到了沈庄堡垒。

过了一个月,他跟马士英走了,走的时候带走了媛贞。

他求梅珊跟他走,梅珊脸色苍白。

“马士英让你做黄州总兵,你就愿意抛弃这山里的一切。”

“没有人保护你,你很危险!”

黄鼎痛苦地抓自己的头发。

“叛臣贼子……”

自此恩断义绝。

崇祯十七年。

马士英问黄鼎。

“听说你的妻子在庐山汇集了两万兵马。你去劝降吧。”

“娘子,降吧!”

傍晚,细雨蒙蒙,黄鼎的哀求在山中回响。

梅珊身着一袭劲健的戎装,神情悲怆地从隘口缓缓骑着马下来,看见了黑压压的十万大军。

黄鼎英姿勃发,但神情哀痛。

这一年,她听说了他辉煌的战绩。

黄鼎还是书生模样,不过她知道他去年还做南明马士英的心腹,今年又投降了洪承畴的清军。

“娘子……我把孩子带来了。”

梅珊呼吸一滞。

“娘……亲!”

媛贞怯怯地喊。

“十万对一万,你心中有数。”

“你在山中,我在山下。”

梅珊闭上眼,她早知道是绝境。

“这是兵饷和帐册,黄总兵惠存。务必善待百姓。”

“我此生不出庐山。”

崇祯十八年,思宗吊死在煤山,死前砍断了长平公主的手臂。

梅珊发了高热,这次她预感到死神的降临。

我在坚守什么。

黄鼎说得很对,换个政权,不过是换一群人荼毒百姓,我又不是没见过鱼肉百姓的乡里官吏。

什么是正义?

杀手无寸铁的百姓是正义吗?

我有自己要坚持的东西。

王葆心《蕲黄四十八寨纪事》卷二附《皖寨篇》略云:霍山总兵黄鼎妻梅氏者,故麻城甘肃巡抚之焕女。

鼎字玉耳,霍山诸生。

始崇祯十六年五月,凤阳总督马士英遣鼎入麻城寨,说周文江反正,即委鼎署麻城知县。之焕女英勇而有志节,饶父风。娶之。

顺治初,鼎即纳款于洪承畴,授以总兵,使居南直。

梅氏独抗节不降,拥众数万,踞英霍及庐凤山中。

夫人英壮有父风。

其始终不屈,惓惓不忘宗国,志节皭然,与其夫始附权奸,终狡逞、求作降虏,仍不能免,诚所谓薰莸不同器者矣。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